「沒有遺失,就不可能找到。」
一開始導演就已經說明,
他要說一個關於遺失和尋找的故事。
故事的主角,是一個「女生」,一個「她」。
上映時一直聽說這電影有很多細節,很燒腦,
需要多刷幾遍,仔細地看。
看了以後覺得,其實它很好懂。
關鍵在於,你是怎樣看它。
我從不在乎回來的是如玫還是若藍,
正如對阿良而言,
名字只是一個符號,
我們只在乎,回來的是「她」。
這電影很有趣,節奏真的很慢,很慢。
兩小時過得像四小時一樣卻不乏味,
可以感受到時間的流動。
以現在速食世代來說,此片在戲院絕對看不下去。
只有獨自在家觀賞,才能品味它的美好。
五分鐘的意義。
用兩小時雕琢出,如何歷經失去而找到自我的過程。
老身常談到不行的題材,但懂得的人還遠遠不夠。
每次聽到「她」被追問到底是如玫還是若藍時,
我都好心疼「她」。
大家只想知道「她」是哪個自己想要認為的人,
從不在乎「她」是誰。
我喜歡阿良。
喜歡他從頭到尾都在包容她的一切,尊重她。
所以到最後,他們成為彼此的救贖。
再也不需要那五分鐘,
彼此都懂得當下的意義。
一直都認為,
「她」,是若藍還是如玫,
取決於你相信甚麼,
你的相信就是定義,
就是存在。
不相信的話,「她」誰都不是。
「她」,不存在。
就如同開場那個兒子,
沒人能告訴他手錶的價值,
只有他自己,才能定義那隻手錶。
導演又在一開頭,就告訴大家答案了。
所以我沒有糾結過「她」到底是誰。
我只感動於「她」終於能走出困惑,
走出一直綁縛自己,那叫做「身份」的牢籠。
我是誰?
我就是我。
簡單直接。
自我質疑與肯定中互相拉扯,
透過經歷去了解自己,感受自己的變化,
一次次確定一次次推翻。
世上最有趣、最深奧的東西,
莫過於自己。
真心導演行定勳在日本國內絕對找不到資金拍這片。
披著國產皮的日本電影,
沒有被強行加插置入式廣告已經很利害!
細節很用心很細緻,可能接觸認真的電影製作不多,
所以才會引起極大迴響。
對我而言這些細節的確有補充很多沒說出口的東西,
但未至於到神奇可怕的地步。
演員選得很到位,三地演員沒遺和感,很自然順暢。
張孝全和三浦春馬發揮不大,
重點在劉詩詩。
相比起膚淺片面的步步驚情,
劉詩詩終於不面癱了!
最難演的雙胞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。
導演特地拋出一個問題,
常人都認為雙胞胎是不一樣才對,因為才能易於辨認誰是誰。
這樣的想法其實很自我很自私不是嗎?
有誰想過,雙胞胎自身的困惑?
他們被世俗價值觀纏繞的痛苦?
一直糾結誰是誰這問題,就是一種二元對立的思考模式。
但導演的主意就是一個有雞先還是蛋先的意念,
這是個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。
而它的重點,亦不在於此。
很高興導演提出一個這樣充滿哲學意味的問題,
衝擊一下大家的思考。
但前題是,你沒有被名字遊戲帶跑。
就說這戲很有趣,比我想像的還要好看更多。
相比繁華的大都會,這樣充滿生活氣息的小巷故事,
來得更真摰動人。
另外,導演引用Fernando Pessoa的詩用得實在太好!
「沒有人愛任何別的人」
是一種了悟,一種理解,一個現實。
這一幕,是我最喜歡的。
劉詩詩浮在水面這個鏡頭,
那個笑容。
平靜、純粹。
留言列表